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引爆中东怒火配资坊,卡塔尔会反击吗?
内塔尼亚胡反咬中国联合围困,背后有何盘算?
2025年9月9日,以色列战机突然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,爆炸声瞬间打破了中东地区的平静。这场袭击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震动,卡塔尔政府反应尤为激烈。首相穆罕默德·本·阿勒萨尼怒斥以色列的行为是赤裸裸的战争罪行,外交大臣召见各国驻多哈大使,要求国际社会共同谴责。
展开剩余83%阿拉伯世界紧急抱团
卡塔尔并未止步于口头抗议。短短数日内,多哈紧急联络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,一场针对以色列的反制行动正在酝酿。9月15日,多哈召开紧急峰会,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、伊朗总统莱希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等地区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。会议现场气氛凝重,各国领导人一致谴责以色列破坏地区稳定的暴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就连以色列的传统盟友美国也罕见表态深切担忧。白宫发言人强调袭击民用目标不可接受,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更在9月16日召开特别会议。在这场全球瞩目的外交博弈中,中国代表的两度发言引发广泛关注——无论是9月11日安理会紧急会议,还是后续人权理事会辩论,中方始终秉持客观立场,依据国际法明确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,并特别指出卡塔尔此前为促成加沙停火作出的积极贡献。
内塔尼亚胡的甩锅大戏配资坊
就在国际批评声浪高涨之际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15日突然抛出一记回马枪。他在电视讲话中先是承认以色列面临空前孤立,随即话锋一转,指控某些国家正策划系统性围剿以色列——令人震惊的是,他直接将矛头指向中国和卡塔尔,声称两国利用人工智能和社交机器人,在西方舆论场发动信息战。
这番言论立即引发外交圈哗然。分析人士指出,内塔尼亚胡的指控存在明显漏洞:首先,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其基于国际法的表态本就具有天然公信力;其次,将远在东亚的中国与事件直接受害方卡塔尔强行捆绑,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操弄。
三重算计浮出水面
1. 转移矛盾焦点:当前以色列国内对加沙战事和空袭卡塔尔的不满持续发酵,通过制造外部敌人可转移民众注意力。
2. 遏制中国影响力:中国近年在中东斡旋沙特伊朗和解、推动巴以和谈,这让习惯美国主导格局的以色列感到不安。将中国描绘成阴谋者,意在削弱其公正调解者形象。
3. 绑架美国立场:刻意将中国塑造成挑战美国中东利益的角色,试图迫使华盛顿无条件支持以方行动。
危险的赌博
这种祸水东引策略实则暗藏风险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其国际话语权绝非以色列几句指控就能撼动。若国际社会识破这种嫁祸伎俩,反而可能加速以色列的外交孤立。目前已有迹象显示,包括法国、巴西在内的多国开始质疑以方说辞的真实性。
(注:本文基于公开报道梳理,旨在提供多角度信息。网络发言需理性客观,避免情绪化解读。)
信源参考
- 新华网《中国代表严正谴责以色列袭击行为》2025.9.17
- 观察者网《以总理无端指控暴露战略焦虑》2025.9.17
发布于:天津市玖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